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老照片库 > 正文
    购物车
    0

    期思的传说

    信息发布者:曹立梅
    2018-05-03 10:08:51   转载

    期思镇位于淮滨县东南16公里处,距商业重镇三河尖镇50公里。居于大别山北麓,淮水之阴。地势绵延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争流,浇铸出期思古老的文化,草湖、方家湖、兔子湖三湖相映, 沉淀着期思厚重的历史。期思的传说,"八角田""琉璃井""三里庙""乌龟冢""妖精洞""埋蛇岭"。

    期思镇是中华蒋氏祖根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三子伯龄受封蒋国,薨后就葬在封都万寿陵。约400年后,楚灭蒋后于蒋国故地建立期思邑。为了纪念先祖,四处逃难的伯龄子孙相约以国为姓,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史书有"蒋灭于楚而蒋姓出"之说。在今天的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还留存有蒋国的故城遗址和伯龄墓。

    期思镇是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的故乡,并且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是西周蒋国的都城,为蒋姓始祖诞生地,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俯拾即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期思作为西周蒋国故城,历史有明确记载,《左传》杜预注指出"蒋在弋阳期思县",《水经注·淮水篇》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进一步指出蒋国是周公后裔。周公是指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成王年幼时辅政,时武庚串通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淮夷诸国叛乱,周公旦攻灭东方l6国,并对东方的领地重新进行了分封,自封于鲁,长子代之。《史记索隐》载"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记周召穆公纠合宗族于成周作诗时明载:"管、蔡、……郇文之昭也" 即文王子。"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即武王子"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即周公旦之嗣。并在注中说:"据《通志氏族略·二》蒋为周公第三子伯龄所封国,传世器物有'将兑殷'、'将子爵'"。从周公旦子封于蒋,至公元前617年楚大夫复遂攻灭蒋,蒋国已有600年左右的发展史。至今,蒋城遗址仍然在向人们展示它当年的文明和辉煌。现存的古城墙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500米,墙基宽32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处,残高约7-8米,其它墙段残高1-3米。在古城遗址范围内,遍布灰色土层,绳纹陶片到处可见。在古城西墙南端发现大量红烧土和汉代筒瓦,因此处地势较高,当地称之为"炮台"可能为汉代遗迹。在古城外西北隅有一台地,当地称为"北城埂",经调查为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古城墙址并无联系。近年来,古城内外不断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戈、铜矛、铜剑、铜鼎和铜壶,最近,在古城南郊发现有春秋墓群。第一次发现楚国金币"郢爱 ",而发现最多的是楚币蚁鼻钱。这些文化遗物,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它反映期思古城在灭蒋入楚之后的历史背景。

    期思古城由于蒋国文化遗存的发现而受到人们的注意,更因为生养造就了楚国名相孙叔敖而著名于世。史载,孙叔敖又名蒍敖,字艾猎,期思人。曾在期思征发民工排除积水,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又在雩楼兴办灌溉,受到楚庄王的重视,任为令尹,历史上习惯称之为楚相,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是中国古代的水利专家。

    因为母亲的谆谆善教,孙叔敖儿时就有着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德。当时,人们认为见到双头蛇的人不吉利,肯定会死。孙叔敖路遇双头蛇后,为了不再患害别人,勇而杀之,掘土深埋,这种舍己利人的高尚品质受到了后人的传颂和尊崇。期思城西南有埋蛇岭系孙叔敖埋蛇处,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为古寝丘地,《嘉靖固始志》把"寝野歧蛇"列为八景之一。

    孙叔敖为相期间,励精图治,大兴水利,造福人民,使楚国逐渐走向富强,跨入了 "春秋五霸"的行 列。特别是在楚晋邲之战中,他协助楚庄王指挥作战,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经验一举战胜晋军,为楚庄王匡成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记》说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他为楚国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孙叔敖一生清廉,忧国为民,私门不入一钱,死后妻子儿子穿着粗布衣自己背柴度日。伶人优孟很痛心,花一年时间摹仿孙叔敖音容动作,唱《慷慨歌》给楚庄王听,大意是:贪官不能当又值得当,清官能当又不值得当。贪官不能当是因为当时名声太臭,值得当是能发财立业全家享福。清官能当是当时有清名,不值得当是儿孙都跟着受穷,穿破衣干苦活,人们认为做官的都有钱,只知道孙叔敖做了楚相却不知道孙叔敖廉洁从没占过一分钱便宜。楚庄王听了很感动,就把寝丘之地也就是期思封给了孙叔敖的儿子侨。

    为了纪念这位清廉的好官,后人在期思立庙树碑。西汉刘向、东汉王延寿、北魏庾信、宋欧阳修、元马祖常、清洪亮吉等大文学家都曾拜谒孙叔敖庙,或为庙碑撰文、题跋,或是留下歌颂的诗文词赋。孙叔敖庙也叫遗爱庙、楚相孙公祠,解放后尚存,旧址在今期思镇政府机关院内。旧志、庙碑都明确记载庙西下就是孙叔敖的坟墓。由于时代变迁,坟墓己平,庙堂无存。有关孙叔敖的历史纪念文物已经非常稀少,仅存的唯有明成化五年中议大夫、提刑按察司副 使刘昌《谒楚令尹庙》诗文石刻一通,明万历七年《重修楚相孙公遗爱庙志碑》残碑一块,清雍正六年《楚相孙公祠》石额一块。为永远纪念这位治理水患造福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官,中共淮滨县委、淮滨县人民政府于1993 年6 月为其勒石造像,树碑立传,置于县城中心,永世供人瞻仰,该石像后移至风景秀美的东湖楚相公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蒋国虽蒋氏始祖--蒋伯龄之墓蒋氏始祖--蒋伯龄之墓然不存,但蒋姓子孙四海繁衍,名人辈出。从蜀汉大将军蒋婉、三国魏谋士蒋干到明代农民起义军领袖蒋福成、清代大文学家蒋士铨、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蒋翔武乃至前国民党政府总统蒋介石父子都以其不同的奋斗方式光耀祖宗名留史册。

    近年来,期思镇的蒋氏祖根文化研究在党委书记彭大国的组织领导和精心运筹下,得到了很大发展。自2008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蒋氏族人代表每年都会在清明时节来到期思镇,来到蒋氏始祖伯龄公的万寿陵前进行隆重的祭拜活动。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期思镇辖期思村、新安村(三河尖移民组成的村庄)、祁营村、陈洼村、陈楼村、王营村、东寨村、任圩村、洪楼村、曹圩村、五一村、香铺村、丁营村、染坊村、高庄村、唐营村16个行政村、166个村民组。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期思镇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400人,城镇绿化率达14.6%;2005年全镇GDP完成112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714万元、第二产业3081万元、第三产业2423万元,同比增长39%,农民人均存收入达到2085元。2004、2005两年共投入1008.5万元,推出两批十八项重点工程项目,新修三级油路9.8公里,四级油路21.1公里,水泥路4.4公里,使全镇11个村通油路;新建教学楼、寝室、学生食堂5幢2400平方米,全部消除校舍危房;新建了镇卫生院门诊楼,使之成为淮南四乡中心医院;新建电灌站1座,维修排涝闸站4座,提高了灌溉、排涝能力。期思林、禽、牧、渔业发达,杨木蓄积量6.2万多方,蛋鸡养殖7万余只,日产鲜蛋6.5万枚,远销上海、山东、江浙一带,生猪出栏年均2.3万头;水资源1.25万亩,优势明显,精特养殖的"期思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依托三河尖移民的商业带动,全镇850多户农民从事柳编产业,亦成为三河尖柳编的重要生产基地。年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创税利300多万元,其产品直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村民评论
    曹立梅2020-02-18

    鱼米之乡

    回复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